唯爱十八年——阳光照亮每一个奋斗的青春-焦点要闻

2025-08-24 16:52:00

来源:大皖新闻

大皖新闻讯 十八年,足以让一株幼苗长成大树,让一个少年踏上成才之路。2025年,大皖·阳光助学迎来自己的“成人礼”。自2008年启动以来,我们一路穿越风雨、拥抱阳光,汇聚万千爱心,托起两千个年轻的梦想。这是一场不曾停歇的温暖奔赴,也是一份与青春同行的珍贵约定。

出发:一场持续十八年的温暖承诺

时间回溯到2008年4月,《新安晚报》推出第一篇阳光助学报道,吹响了“寻找100位优秀寒门学子”的号角。从那一刻起,这场关于爱与希望的约定,便成为每年夏天不变的承诺。


【资料图】

2008年首次报道截图

作为阳光助学行动的首位报道记者,彭玲连续三年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。“虽然名额只有100个,但每年收到的报名材料超过一千份,每一份都沉甸甸的。”她说,自己和同事会仔细审阅每份材料,并划分等级:必选、备选、次备选。“选择是艰难的,一份材料有时反复辗转多个等级。我们知道,这背后是一个家庭的希望。”

渐渐地,阳光助学形成了清晰的资助标准:品学兼优、家庭暂时困难、被本科院校录取的新生(不含免学费专业);原则上不重复资助;孤儿、单亲家庭子女优先。这个标准,守护着助学的初心,也照亮了无数困境学子的求学路。

路上:倾听2000个梦想的声音

十八年来,记者乘着助学直通车,从合肥出发,穿越安徽的山河城乡:向北驶过淮南、蚌埠、亳州、宿州、阜阳、淮北,倾听淮河岸边的求学故事;向西深入六安、安庆村落,在大别山晨曦中记录奋斗的身影;向东抵达滁州、马鞍山、芜湖,于长江之畔见证梦想发芽;向南奔赴铜陵、黄山、池州、宣城,在皖南古村里感受希望的生长。

2023年大皖·阳光助学直通车走进临泉一中

临泉一中、六安二中、野寨中学、石台中学、怀远一中……车轮停驻的每一所学校,都留下了我们倾听与记录的身影。有的学生高考后立即打工赚取生活费,有的边打工边自学,有的承担家务、照顾家人仍坚持学习……他们虽身处困境,却始终进取、感恩,渴望通过努力回报家庭与社会。

奔跑:逆境中向阳而生的少年力量

每年盛夏,当高考尘埃落定,大皖阳光助学的身影总会如期出现。彭玲说,自己本是记不住人名的“糊涂人”,却深深记得许多阳光学子的面孔和故事。

2010年,记者彭玲在采访常雅玲。

标签: 消费导报网 24小时资讯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【快播报】贝达药业:MCLA-129与恩沙替尼联用的药物临床试验申请于近日获得NMPA受理